李自成后来在发布的《永昌元年诏书》中曾经说,“朕起布衣,目击憔悴之形,身切痌瘝之痛”[51]。看了上面的两段引文可以知道,这绝不是无根之语,而是如实地反映了他在明王朝统治下所经历过的苦难生涯。
崇祯二年,明廷下令裁减驿站经费,作为驿站马夫的李自成又身受其害,被迫离开了驿站。次年,陕西灾荒更趋严重,隔河的山西省又以“防寇”为名,禁止把粮食卖往陕西。陕北的米价涨到六钱银子才能买到一斗米。饥民们大批流亡外地,参加起义的不少。“米脂人从贼者十之七,邑几空。”[52]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李自成领着本村一批走投无路的群众,参加了不沾泥领导的队伍,踏上了农民革命的征途。[53]康熙《米脂县志》中说:“明末李自成,银川驿之一马夫耳。因裁驿站、饥荒,无所得食,奋臂一呼,卒至土崩,不可救!”[54]这段话多少说明了明朝末年反动统治阶级的所作所为,导致了劳苦群众的揭竿而起,为自身的灭亡造就了一大批掘墓人。
在起义农民的队伍里,李自成号称闯将,他领导的那一支部队称为“八队”[55]。史称自成“猛勇有胆略”;“御众严,号令一,领一军不敢仰视,以故制胜,雄于诸寇”[56]。英勇战斗加上纪律严明,这就是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逐渐在明末农民战争中崭露头角、创立丰功伟绩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