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元年秋八月,玄奘抱着“求如来之秘藏,寻释迦之遗旨”的夙愿,西离长安,往游西域。途中历尽艰难,备尝困苦。唐太宗对他的不畏险阻的坚强意志有过形象的描写: “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沙夕起,空外迷灭。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趴。”
玄奘西出河西走廊,循天山北路,越葱岭至北、中印度各地,然后遍参高僧,广求佛法,瞻仰圣迹,精究梵文。通过潜心钻研,终于尽窥瑜伽学派的底蕴,成为戒贤大师的首座弟子。唐太宗赞之曰: “鹿死苑鹫,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玄奘的佛学造诣为佛国所推崇,成为戒日王设法会于曲女城的论主,讲经十八日,无有诘难,佛国眼膺,可谓罕闻。
贞观十七年(643)初,誉满归国。次年春夏间到达于阗,遣人上表唐太宗,申述自己的奇迹般的经历,得到唐太宗的垂青,特下敕“于阗等道使诸国送师人力鞍乘,应不少乏。令敦煌官司于流沙迎接,鄯善于沮沫迎接。”贞观十九年正月回到长安,僧、俗士、庶倾城出观,万人空巷,焚香散花,顶礼膜拜。玄奘取经,历时十九年,行程五万余里,带回经论六百五十七部以及若干佛像、舍利、花果种子等,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