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时益的儿子楫孙死于甲辰那年(康熙三年),是易堂子弟、冠石子弟中最先死者,或许也是易堂两代人中的先死者。那年他二十七岁。据季子说,林楫孙是死于劳作的(《林舟之碣文》)。倘若真的如此,自然应当看作林时益冠石耕山的一份代价,也令人瞥见了那幅“古画图”背后的血泪。尽管这时吴姓、任姓少年都已在当地成家,“相与戮力耕山如故”。
孙奇逢举家迁到辉县,曾令诸子侄“学稼”。屈大均、张履祥的文集中,都有从事农务、园艺的记述。但我猜想那多半是所谓“课耕”,率僮仆或督佃农耕,胼手胝足、“暑雨勤不怠”的,只能是“冠石子弟”一流人物。彭士望《与王乾维书》中说道,“弟今岁佣耕魏善伯田于草湖”,门人“率健仆身亲力作”。或许诸子的生计部分地赖“子弟”(主要即门人)的劳作,不独林氏为然。季子到了晚年也移家城中,留在山中的,是“冠石子弟”。将山中岁月当作了生涯的,只能是也不能不是这些易堂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