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礼部究竟做错了什么而遭遇“一锅端”
戊戌变法这一百天的改革措施,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角度去归纳。政治上,光绪皇帝希望有所变革,后来改革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政治上出了问题,后面我们会专门讲;经济方面的变革是1898年一百天改革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光绪皇帝的基本思路和实际政策的导向就是要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制定一些合适的政策法规,如一系列的知识产权类法律、商业法律、技术进步类法律;军事改革方面则延续了1894年天津小站练兵开始时的路径;教育上,后边有一个专题会详细讨论科举制度的改变以及新教育的发生,我们这里就不展开了。
先说政治,光绪皇帝考虑的问题是:中国的政治如果不发生改变,中国资本主义发生之后,怎么来容纳它?怎么分权?也许这中间光绪皇帝的思考没有那么深入,但他的方向是正确的。他希望在政治上给言论留出空间。因此他在改革后不久,就下令允许臣民上书。因为他觉得这个时候只有集众智才能够改变中国,才能够推动进步。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各个衙门的青年一代政治家,也就积极地上书言事,提出很多建议。其中,礼部主事王照,给皇帝提了三个建议。第一个建议,皇上要向全国宣布,中国的危机并没有因为甲午战争的结束而结束,更不能被眼前暂时的和平假象所迷惑。事实上当时的中国并不安稳,乱民到处滋事,排外主义盛行,这些东西不纠正,可能会给中国带来很大的问题。这第一个建议是要让国民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处境和实际的政治发展。第二个建议,王照提出中国应该加强首脑外交。20世纪晚期,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几百年了,当时的西方国家,不要说欧洲小的王国,就连欧洲的两个大国——德国和俄国,它们的皇帝说见面就见面了,没有那么复杂的问题。最高领导人在这种很随意的交流当中,才能真正建立感情,解决问题。王照希望中国在这方面应该有所调整。应该开展首脑外交,把皇太后和皇上的形象更好地传递出去。当时王照建议光绪皇帝带着太后周游世界,到东西洋各国走一走,要通过这种形式来加强中国和世界的关联。他还建议光绪皇帝带着慈禧太后到日本去走访一下。这对于近代国家来说是很正常的,不要说友好的国家,就是敌对的国家也需要来往。他的第三个建议就是在学部之外成立一个教部,专门处理教案冲突。